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

[花蓮] 鳳林‧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

『林田山林場』(摩里沙卡)在過去日據時代的時候,是台灣重要的林場之一。他雖然是一個小山城,但是發展得十分完整。居民的食衣住行皆完備,還有國小提供教育的功能,中山堂提供居民活動娛樂中心。目前為台灣保存最完整早期伐木基地,經過林務局與眾多文史學者的努力,得以保存、記錄下過去伐木種種的過往,成立了『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』

▼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


林務局採取的保存方式,是把過去村落完整的保留下來,並規劃成文化園區。因此在園區中可以看到眾多的過去舊有建築,如:中山堂、米店、辦公所..等等,而部份建築更轉變建築用途成展覽館、木雕館等


▼機關庫


機關庫存放的是以前的老火車頭,外觀上看起來,保存並不佳。以前的駕駛員半夜就必須先起床把燃料木炭敲成拳頭大小,放入火車中來產生動力。後來購入汽油式引擎後,蒸氣火車也慢慢隨之退休,走入歷史


▼展示館


展示館內用了大量的木頭來裝飾地板..等,進入前記得先把鞋子除去,放入鞋櫃中,再輕聲進入參觀

▼內部

展示館由日式舊建築改建,沿著長廊走,左右兩側各是以『一隔間一主題』的方式,呈現他所想要講的老故事。走在木頭的地板上,看著一幕幕林田山過去的黑白照片,有種時空倒轉的錯覺。像林田山這樣擁有著眾多文史紀錄的小山城,正靜靜坐在山裡等著你去了解它,而展示館就是一門最快速的捷徑

▼林田山林場

林田山林場原名『摩里沙卡』(日語稱森坂,今改稱森榮)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、最具特色的伐木基地,在過去台灣林業開發史上有著不可抹滅的地位。在許多人的努力下,這裡收集了眾多老照片、舊器材、歷史故事、人文背景..等等。透過圖文並茂的教育方式,轉述林田山不為人知的過往

▼重感情

林田山由於是一個小山城,因此村落內的中山堂成了居民們聯繫感情的聚會場所。各種表演、迎新、送舊等等活動都在這裡舉辦。隨著伐木業的沒落,山城居民人口大量外移,這些景象成了老林田人最難以捨棄的回憶

以前負責接管林田山林業的『中興紙業公司』,提供相當好的福利給林田山居住的員工。不但添購價值二十萬的電影放映機,每週播放兩三次電影之外。員工的食衣住行更是被照顧得好好的,舉凡林場員工結婚,公司會免費配給宿舍一間,還附上雙人床等等的家具。讓員工能無後顧之憂的在這裡工作

▼酒保

林田山所謂的『酒保』並非我們所熟知的酒保,他指的其實是『購買部』。由於林田山的員工與家屬等居民的數量龐大,因此由購買部負責統籌規劃民生物資的買賣與調配。林場設有福利社與魚菜部等販賣處所,到了後來,由於消費的物資量太大,也開始開放外地來的攤販販售(如:玉里)。如此公開的環境下,間接促成市場的價格、品質平衡

▼消防設備



(兩輪消防車)

雖然林田山只是個山裡的小山城,但是他們仍不忘記『消防』的重要性。在整個村落裡廣設消防栓,並以兩種型態的消防幫浦(兩輪手推式、人力搬抬式)來克服高低地形的限制。此外,還設有消防隊進行夜間巡邏,一方面可以做消防巡視,另一方面也起有防盜的功用

▼林場設備

這裡也展出了不少伐木使用的機具、鋸子等等工具

▼蓋章處


除了展場入口有各式印章可蓋之外,文化園區內各個地方也都有印章可供收集。喜愛收集橡皮章圖案的人,別忘了每個建築物都要去呀

▼中山堂


展示館內有個小型的仿製中山堂展區,放了許多當時的唱片、留聲機等骨董。同時也可以做小型的放映室使用,播放一些介紹影片

▼颱風卡玫基

雖然我們是無視颱風出發到花蓮,但是看到展示館服務台上有張新的颱風動向圖,仍不免駐足關心了一下。從圖上可以看出目前颱風正在花蓮外海


▼辦公廳 (萬榮工作站)

早期日資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在台灣成立了事務所,處理採伐原木事宜。後來林務局再把林田山、鳳林、光復等地的工作站合併為萬榮工作站


▼日式房舍

林業文化園區保留了大量的以前日式舊建築,有的轉型成展示館,有的大門深鎖不開放參觀。看到這些建築物,想到以前去新竹觀霧住的日式員工宿舍,木造建築形式很類似。自從2004年的颱風艾莉重創觀霧地區之後,就不知道那些房子的下落了

民國五十年,林場曾計畫改建這些舊有日式木造建築為水泥建築。但是改成水泥建築後,格局不佳且悶熱,讓林場放棄了改建計畫,才得以保存這些建築


▼木雕館

除了園區戶外可見到大型的木雕作品之外,較為小型的木雕都被陳列在木雕館,館內禁止攝影,只能以回憶留住它們 (話說我也忘光了...)


▼園區



▼林田山社區咖啡館

從下面的員工宿舍拾級而上,可以看到這間位於旭東亭旁邊的房子,它是早期林區高級主管的宿舍。採用『雙拼式』的建築,與日本一般的『獨棟式』標準房舍不同。林管處在2005年的時候將它改建為今日的『林田山社區咖啡館』。我們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接近關門時候了,所以沒機會進去參觀內裝


▼旭東亭、鐵道橋

這裡還保有一小段的鐵道橋,讓人窺見以前林業運輸的發達歷史


▼鐵道橋



▼鐵道

從林田山社區咖啡館循著鐵道慢行,偶而會看到一些舊的鐵道機具,或是頹圮的水泥倉庫。就像老山城九份一般,在洗盡鉛華之後,所留下的,除了老人口傳的歷史之外,就是這些見證過去的舊物


▼中山堂

剛剛在展示館中所不斷提到的『中山堂』終於出現在我們的面前,他的外觀已經經過整修了。嶄新的木材外觀中,絲毫嗅不到老建築的歷史味。不巧天色已晚,中山堂的管理員從中山堂走出,並鎖上大門,我們又錯失進去參觀的機會,據說裡面還展有以前的電影放映機。這台放映機在以前居民苦悶的山居歲月中,可是重要的娛樂用品呢

反觀現在娛樂環境發達,昔日的電影放映機已經無法滿足慾求無度的現代人了


▼森榮國小

現在看到的森榮國小已經只是遺跡了,早在民國76年時,森榮國小被轉為分班,次年就被廢校了。所剩下來的,只有操場、房舍與司令台,供人想像以往國小學童奔跑的光景啊


▼抗議布條

(布條上:林X局不要臉,霸佔原住民土地)

在前往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路上,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抗議白布條,抗議林務局的字眼讓我們有點摸不著邊際。隨著在園區裡面遊覽,答案也漸漸明朗了起來。在文化園區的時候,我就懷疑這麼多房舍怎麼可能會沒有人居住。所謂的『文化園區』這塊地方,很可能本來住有居民,後來因為園區的成立而被驅離

我並不清楚這塊土地糾紛的經過,看著這塊白布條,與遠處強調『文化傳承』的園區,空氣中似乎可以聞到刺鼻而諷刺的氣味


參考資料
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說明與告示牌


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
地址: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20號
電話:
花蓮林區管理處 03-8325141
營業時間:
9:00-12:00、13:00-16:00, 每週二休館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0 意見: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