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

[台北] 台北當代藝術館─超潮攝影家大衛‧拉夏培爾

看展覽」對於非藝術相關科系的我,若不是以「附庸風雅」來解釋的話,又應該怎麼解釋呢?
解釋之前,我想先解說一下我的過去歷程。個人從小就是電機電子相關科系,理工科系所需要的特質:「邏輯」、「理性」、「分析」..等等,在我的身上,一個也少不了。我想我的邏輯腦 (左腦),應該比感情腦 (右腦)發達得多,所以在圖像記億、情感控制、藝術感知..等等,都不算優秀


藝術感知的消滅

唸研究所之前,在學校社團擔任美工一職,勉強能保有一些藝術感知能力。經過電機研究所的「邏輯訓練」後,我的藝術感知幾乎消失殆盡。研究所時期,每週研究室會議上,大家要輪流報告國際相關領域的論文。台下的人要對台上的報告內容想問題進行攻擊,台上的人要防禦台下的人攻擊。在這種邏輯論戰中,上台的人為了避免露出破綻,久而久之..

不能確定,不講
無法證明,不講
解釋困難,不講

藉以減少教授、學長攻擊的漏洞

這樣的訓練連帶造成我在其他方面,也用同樣的思考方式,絕對不會露出可以成為弱點的講話方式。有人質疑我的話語,我就會開始拿出「證明」反擊,把「聊天」轉成「邏輯」的戰場!(壞習慣)

事事以「邏輯思辨」的談話方式,這或許為何我喜歡日劇「神探伽利略」的原因吧!


子非魚,焉知魚樂?

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上辯論「水裡的魚到底快不快樂」的故事,大家耳熟能詳。小時候的我,或許還會認同莊子「我快樂,認為魚也快樂」的浪漫情懷。唸完研究所後,現在完全變成惠子那一派「無法證明魚快不快樂,就不能說魚快樂」的邏輯思考

以前跟唸音樂系的友人去聽音樂會的時候,我總是會先問她:「她演奏技巧怎樣?」,而不是問:「她詮釋方式如何?」

在我的「邏輯心」裡,「演奏技巧」的好壞是可以被證明的,「詮釋方式」是個人感官

可以被證明的事情,就能有「絕對的好壞」,沒有被質疑的空間
不能被證明的事情,就產生「個人的解讀」,它可以是「南轅北轍」的結果

我完全能理解每個人的個人感官不同,但是因為過去的思考方式,就會讓自己不自覺地往「只討論能證明的事物」的方向


只能以感官解讀的藝術

生活少了唸音樂系的友人之後,生命中少數能跳脫邏輯思考的「聽音樂會」活動也隨之減少。取而代之的就是「看藝術展覽」。個人覺得「藝術展覽」跟「音樂會」有很大的不同,音樂會還有演奏技巧好壞可以討論,但是藝術展覽完全就是以「個人感官」作為解讀方式

我的個人感官在哪裡?

怎麼證明我的感官解讀?

這兩個問題在一般人耳裡聽來挺蠢的,誰會想證明自己的感官解讀對錯,它的對錯是非根本不存在!但是習慣用「證明」來思考的我,仍然免不了想把這套用在看展上 (真糟糕)


超潮攝影家大衛‧拉夏培爾

好久沒看展覽了,選定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攝影展。本來與另一位友人約好一起去看,但是因為公司的事情衝突到,所以最後變成自己請假去看展覽


▼台北當代藝術館

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

[台北] 弟弟的母親節獻禮 CNFlower

「買花」我這種理工科系出身+不浪漫+太務實+..的人(複製以前被女生批評的話語,淚~),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。而個性與我迥異的弟弟,本身除了唸設計科系之外,性情上就是比我多了一份浪漫情懷

母親節我可能還在考慮要買個電子器材或是廚具的時候,弟弟就會買一束花

「花?那個東西不是只能放幾天嗎?又貴又..」我想這就是我不討人喜歡的理工性格

▼母親節禮物

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

[台北] 萬華‧蜂大咖啡鮑魚酥

這幾週週末因為幾乎沒有出門,坐在電腦前面看著日劇,當起不食人間煙火的阿宅。咖啡一杯接著一杯,咖啡豆的消耗量異常的大

「啊!怎麼上上週才買的咖啡豆又沒了」

我搖晃著咖啡豆的銀亮錫箔袋,剩下幾顆咖啡豆在袋子裡滾動,發出「搭搭搭」的撞擊聲。趁著周六與同事的聚餐,順便去西門町一趟

走到蜂大咖啡店門口,熟悉的咖啡香與餅乾香在空氣中交織,點醒經過騎樓的行人香味中樞。以往我都是買了一磅曼特寧就閃人,今天卻突然對店門口一桶一桶透明罐子裝著古早味餅乾,產生了興趣

一塊一塊巴掌大的圓形餅乾,被精細巧妙的手法,在透明罐中疊成一落一落的高塔。每個透明罐桶子上分別貼著屬於他們自己的名字,鮑魚酥、雞仔餅、核桃酥...。用復古的港式小點配咖啡,與時下林立的咖啡連鎖店相比,更顯得突出

「老闆!我要一磅曼特寧不磨,另外請幫我包一塊鮑魚酥」

今天心情不錯,點了一塊平常不會吃的東西


▼鮑魚酥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